在商业地产的角逐跑道上,宝龙地产正全力加速,一方面加速推动轻资产拆分上市,另一方面也在加速推进商业项目在主要发展区域的发展,占据有利市场。
一线大城市在一二套房贷利率受调控等因素的影响下,投机需求得到有效扼制。在这种情况下,二线城市自然成为房企争夺的重要销售区域。
截止2019年7月,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累计同比增长已经连续7个月为负。
除去澳大利亚的表现,亚太地区市场整体上多显乏善可陈。其中,中国和日本由于国内和跨境投资流的枯竭,当季投资额下探至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房地产市场从单一面向多维度方向前行。在多元格局中,房企们要如何调整前进步伐,突围而出?种种问题,值得我们深思与探讨。
在“稳”的基调下,2019年以来长租公寓市场既没有了去年舆论的“大风大浪”,“暴雷”的消息也少有传出。不过由于还没有成熟的盈利定式,摸索阶段的整合在所难免。
和住宅市场一样,2019年上半年融资端也经历了“前高后低”的行情。预计下半年,融资收紧会在数据上有更多的呈现。
稳居前三的依然是碧桂园、万科和恒大。不同的是榜眼和状元的差距在缩小,同时也拉大了和探花的距离。
在棚改货币化退潮之后,三四线城市的购房需求有所下降,而一线大城市在“五限政策”等因素的影响下,投资需求也得到有效控制。
在经历6月的年中抢收环节之后,房企们大多选择7月“休养生息”,积蓄力量冲击之后的“金九银十”。
透过短短半年的销售面积排行榜,可以清晰窥见房企的布局策略以及产品定位,而这也是促成房企“抢收”的关键。
2019年1-6月,TOP100房企的平均权益比例为0.79,合约实现权益销售40594.62亿元,环比2019年1-5月增长31.65%,较1-5月的环比增幅微涨0.71%。
稳居前三的依然是碧桂园、万科和恒大。不同的是榜眼和状元的差距在缩小,同时也拉大了和探花的差距。
从均价方面来看,1-5月TOP100销售均价为1.36万元/平方米,环比1-4月基本持平。